由于腫瘤組織崩解、毒素被吸收,在照射后數小時或1~2天,可出現全身反應,表現為虛弱、乏力、頭暈、頭痛、厭食,個別有惡心、嘔吐等,特別是腹部照射和大面積照射時,反應較重。
(2)皮膚反應
臨床上大面積照射時或照射皮膚的皺褶及潮濕處,可出現一定程度的皮膚反應,皮膚反應分為三度:
①Ⅰ度反應:紅斑、有燒灼和刺癢感,繼續照射時皮膚由鮮紅漸變為暗紅色,以后有脫屑,稱干反應。
②Ⅱ度反應:高度充血,水腫、水泡形成,有滲出液、糜爛,稱濕反應。
③Ⅲ度反應:潰瘍形成或壞死,侵犯至真皮,造成放射性損傷,難以愈合。
放療后數日或更長時間,照射部位可出現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淋巴引流障礙、水腫及深棕色斑點、色素沉著,稱后期反應。
①口腔炎:口腔粘膜照射后可出現水腫、充血、潰瘍、疼痛、唾液分泌減少、口干,以至出現假膜。
②食管炎:食管照射后可出現粘膜充血、水腫及炎癥,使食管梗阻加重,造成下咽困難、疼痛、粘液增多。
③直腸炎:全腹或盆腔照射時,可出現粘膜潰瘍、腹脹、腹痛、腹瀉等,甚至壞死組織脫落,引起大出血和腸穿孔。
④膀胱炎:膀胱照射后可引起毛細管擴張而出現尿頻、尿急、血尿等膀胱炎癥狀,放療后期膀胱縮小。
(4)放射性肺炎和肺纖維變
胸部照射后可發生放射性肺炎。輕者無癥狀,急性放射性肺炎伴有高熱、胸痛、咳嗽、氣急等。 放療后期可出現進行性肺纖維變,表現為氣短、干咳,需對癥處理。
(5)放射性脊髓炎
脊髓受較大劑量照射后會出現脊髓損傷,多發生于放療后數月至數年內,開始表現為漸進性、上行性感覺減退,行走或持重乏力,低頭時如觸電感,逐漸發展為四肢運動障礙,反射亢進、痙攣,以至癱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