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日至24日,第15屆歐洲癌癥大會暨第34屆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CCO15-ESMO34)在德國柏林舉行,來自歐洲以及世界各地的近2萬名腫瘤科醫生齊聚柏林,共襄盛會。我司也特別邀請國內15位腫瘤屆專家前往德國參加本次會議,共同分享腫瘤治療的國際前沿資訊,學習國外腫瘤治療的先進經驗。
會議期間,2000多篇涵蓋所有系統腫瘤的摘要以報告、壁報、研討會和辯論會的形式進行了交流。沒有了ASCO的追新與火熱,ECCO-ESMO大會沿襲歐洲會議以往的特色,多了一份厚重與沉穩。在經歷了盤點和沉淀的積累后,更收獲了拓展和提升的喜悅。
管中震教授對歐洲的會議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管教授指出,中國的醫生多參加歐洲的會還是有好處的,比較實用、價值比較大。今年ESMO-ECCO會議的規模較大,且內容集中在各領域中比較重要的問題上,很多內容是已經成熟的或已獲批準的,可馬上應用于臨床。歐洲有些國家經濟狀況與中國更接近一些,因此這次會議內容的實用性較強。
相比而言,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重在趨勢性和方向性,體現在內容比較超前。歐洲與美國在學術觀點上大體一致,歐洲很多重要的研究結果也在ASCO上體現,同樣ESMO會上也邀請了很多美國專家報告,但更多的是歐洲醫生開展的研究。
ESMO會上除了反映肺癌和結直腸癌這些領域的重要進展,還有很多互動性內容。例如針對某個病例,大家討論什么情況下應如何選擇治療,有專家點評并評論每種選擇有何優點缺點,具體情況下應如何考慮,對臨床醫生幫助比較大。國內的會議也有這樣的內容,這種形式的優點同樣是比較實用。
會議精彩內容薈萃:
晚期NSCLC一線治療取得突破性進展
薈萃分析顯示,常規化療中添加西妥昔單抗可顯著改善晚期NSCLC患者OS。
近年來,薈萃分析(Meta-analysis)以其最高級別的證據水平和高度的統計學效力而逐漸在當今循證醫學時代中獲得了重要地位。在ECCO15-ESMO34會議上,一項納入4項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一線治療重要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NSCLC取得突破性進展:常規含鉑兩藥化療中加入西妥昔單抗,能顯著改善ORR和PFS期,并使重要遠期療效指標OS也得到顯著延長(HR=0.878,P=0.010)。西妥昔單抗也因此成為目前經臨床試驗證實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聯合化療可顯著改善所有組織學類型NSCLC患者生存的靶向藥物,為突破目前晚期NSCLC標準化療的治療瓶頸邁出重要一步。
生物標志物點亮未來之路
本屆ECCO大會上涉及很多分子標志物研究,多種腫瘤皆有生物標志物研究,這體現了腫瘤未來的發展方向,基于分子標志物的個體化治療使腫瘤治療的未來充滿希望。
例如西班牙的Rosell教授在一場研討會上展示了根據目前已知的預測分子標志物,指導肺癌治療策略的調整,可使晚期NSCLC患者無進展生存(PFS)達3年。若多數晚期肺癌患者可獲得3年的PFS,則總生存(OS)可以達到4-5年,這將是了不起的革命性進步。
但這并不意味著一個分子標志物即可指導整個疾病治療過程,應在每個階段根據基因組學改變,不斷調整治療策略。EGFR突變者使用TKI,PFS可達到10個月左右,出現耐藥后需根據新的分子標志物調整治療,可獲得更長的PFS。未來的分子標志物是階段性的。我們要收集患者不同階段的癌組織,來進行分子標志物的檢測。
兩抹濃重的亮色
吳一龍教授指出,本次會議還有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專門設有患者教育專場,高度重視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這體現了現代醫學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有現代技術,有掌握這些技術的醫生,還有患者的參與。這種模式是革命性的改變,也是循證醫學所追求的目標。 此外,大會每天都有辯論(Debate)專場,把每個有爭論的東西提出來,通過爭論,初步達成一個共識。盡管某些問題還在爭論,但每次爭論都將認識向前推進一步。這也體現了現代醫學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不能強求千篇一律,指南是一種規范,是適應一般的規律,個別的東西通過辯論來理清,體現了規范治療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 |